乌鲁木齐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植根基层 积厚成势
— —乌鲁木齐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网讯(记者史传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
我市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今年4月10日,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成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民族团结基层工作点1003个。
我市各级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正发挥积极作用,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以争取人心、凝聚人心为出发点,服务于基层;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创建工作源源不断的活力,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深植根于基层,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面推进、积厚成势。
架起桥梁纽带,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9月4日,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星火村委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驻村工作队联合开展“问计于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六十户乡星火村以种植蔬菜为主,这几年大力发展韭菜种植。此前,多名种植户反映韭菜“生病”了,影响出售。星火村委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了解情况后,邀请农艺专家实地查看,发现韭菜得了韭蛆病,不仅现场发放药物,还向种植户讲解韭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能把各行各业的人团结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拉近了大家心与心的距离。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特别高兴。”星火村委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员巴克·阿不都说。
在华光街街道斜井东社区,部分小区居民反映,健身器材较少,无法满足大家的健身需求。市农业农村局驻斜井东社区工作队即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联合社区,积极与水磨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沟通对接,免费安装了骑马机、太空漫步机、肩关节康复器、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器材。
“不论大事小事,都把我们的需求放在心上,这才是党的好干部。”居民吕唯国说,他每天都会来锻炼身体。
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1003个基层工作点中,社区型963个,主要依托社区“民族团结之家”等在社区成立;街区型40个,主要成立在商圈。统筹联合社会优势资源,架起党与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先进典型,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言献策等,是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主要工作。
挖掘特色亮点,推进民族团结走向深入
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市各级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作用,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通过选标对标互检互学,以便于基层工作人员实际操作。选树天山区吉顺路北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作为全市观学点,并组织各区县分管领导及专干现场观摩。
通过示范点位引领,各区县分别选树各自观学点,组织各社区(村)进行观学,按照先观摩后成立的模式,立体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全面建设运行,在各级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打造“一会一品一特色”。
高新区(新市区)“延安精神新疆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结合,用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结合自身资源特色优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三个一”活动,大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米东区贡米巷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以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为主题特色,集中展示会员产品介绍、新旧街景街貌对比、打造直播空间和米东区中心城区“网红打卡地标”,吸引各族居民、游客参观,通过实现一杯奶茶、一份凉皮、一块油糕等“一人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提升街区知名度,从而做好民族团结践行者、传播者。
乌鲁木齐县闲来小镇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发挥独特优势,以美食文化周、民俗大赏、节日联欢会等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为抓手,定期放映公益电影,努力打造民族团结主题街区,让全国各地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到“东西南北相承一脉中华一家其乐融融”的浓厚氛围。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