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永清镇党维中 我的学生,一定能成功
清水县永清镇张杨小学
教师党维中的乡村教育故事
党维中是清水县永清镇张杨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凭着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31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在边远山区学校,和山区的学生一起追梦。
默默坚守乡村学校
党维中是清水县永清镇马沟村人,从教31年来,先后在张杨小学和马沟小学等学校任教,但以在山区张杨小学坚持从教时间最长达二十年。张杨小学离家三十里路,起初,那里不通车,好在有一辆自行车,每个星期天就骑着自行车带上食粮到学校,星期六下午才能回家,由于没有桥,沿途还要过两道河,每逢春季冰雪消融河水上涨,只能挽起裤管蹚水过河,由于河水冰寒刺骨,他患上了风湿关节炎,如今只能每天靠吃止疼药维持。就在他一心扑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时,2008年妻子因嫌弃家贫和他离婚,给他和年幼的儿子沉重打击。但是,他依然克服困难,坚持在学校给孩子们默默上课。
三十年来,他见证了山村学校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张杨小学曾有一名老党员教师崔天琪,不仅教学工作认真,常年义务看护学校,家里出现好多变故但初心不改,平时和住校的老师一起做饭、聊天、讨论教学,虽然是一个小集体但大家觉得像个温暖的大家庭。
“崔老师当时家里面临的困难更大,但他毅然扛过来了,尤其是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的那种情怀对我触动很大,成为我坚守乡村教育的榜样力量。” 党维中直言自己一路走来崔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特别大。
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会成功
张杨小学离清水县城15公里,是一所山区小规模学校,班级人数最多8人,最少4人,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习惯差,但党维中从未放弃,在教学上想办法,给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不仅能学会,而且学的轻松快乐,他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能成功。
“我所在的学校小班教学是常态,在平时教学中不断转变角色,依据班上学生的天性及学习接受能力,不断摸索最适合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党维中说。
党维中在小班教学中,根据内容设置情境教学,可利用媒体网络创设情境,重兴趣,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也可利用室外情景、设施,让学生在实景中亲身体验教学。或者在教室里摆成圆桌实操活动、游戏场景、自我展示中,让学生在一起练习、讨论、总结、互帮、比赛,教师用“小红星”对表现优异者加以鼓励,对学困生手把手扶的个别辅导策略,实行分层个别辅导,及时补齐学生学习出现的知识“断层”,作业在课堂练中完成,面批及时反馈,达到课课清。他主张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风光和生产资源,是美好的育人环境,春天带孩子们赏花踏青,秋天到田间帮家长收摘果实,实践中学知识,同时体验了美丽乡村的发展变化,感悟祖国的伟大和壮美。
虽然有31年的教学历练,但党维中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已经远远不够,需要不断充电,所以他坚持参加省“国培计划”培训、网络远程培训,和天津市对口帮扶优秀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主动参加学区组织的教研改革交流会、观摩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在本校上示范课,观摩课等,随时和同事交流教学方法,每次学习交流结束后都要写感悟和反思,更新教学理念。
“党老师在教学上深研细教,业务上勤学巧练、教研上积极进取,他还乐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让我们很快成长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骨干。”张杨小学青年教师张伟说。
班级管理要和学生交心
张杨小学的班级都是小班,党维中针对小班化的特点,就变成班级的一员,和学生一起玩时谈心里话,学时一起比拼,劳动时共同体验,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他平时通过电话调查、课后专门家访或路遇交流、假日回访、家长会等及时了解学生,每学期家访次。平时,他积极主动带学生去村上做公益服务,组织学生进巷道打扫卫生,清洁村上的广场,整理花园花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的学生素质。
教师心怀爱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
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学生更是需要用爱心帮扶的重点。多年来每教一个班级,党维中都把学生冷暖记心头,与学生心心相连,教师心怀爱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建档立卡户学生张洁(化名),家中因父母婚姻变故,孩子思想受到影响,上课纪律松懈,经常开小差,不专心听讲,有时还出现逃学现象,与同学们经常闹矛盾,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每天放学后他都到这个学生家中陪学生做家务,写作业,观察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后总是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每天上下学骑摩托车顺路带着他,上课常提问,课后为他进行学科辅导,并主动给他买一些学习用品,并让他担任文体委员,给学校带早操,这个孩子变得乐观起来,有了自信心,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后来几年参加永清镇学区运动会,多次上台领奖,现在清水三中上学。
“党老师把我的孙子看成了自己的娃,对娃的照顾确实很贴心。当年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孩子恐怕早已辍学了,我们全家感谢他。”张洁的爷爷说这话的时候老泪纵横。
信息来源:省教育厅微公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