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每一帧定格画面都是珍藏的记忆
1995年毕业至今,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宋冰老师一直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5年坚守,25年执着,25年辛勤付出,25年点滴汇聚,凝结成一幕幕难忘的映画,也凝结成动人的班主任好故事……
宋冰的带班风格,倒与他的名字不尽符合,一点也不“冰冷”,反而是热情如火。不仅热情,还在管理班级上有一套。他认为,遵守师生共同议定好的规矩是班级管理的关键,而他也是“大家庭”中的一员,也要遵守“公约”。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他自己坚决不做。这是共同守约,更是甚于“言传”的“身教”。
第一轮毕业班带出去的那天,是他永远也忘不掉的记忆。一个人走进空荡荡的教室,手从每个同学的课桌旁划过,就好像孩子们还是在和他对话似的,静静地回忆着三年的点滴,每一帧都是那么难忘,舍不得每一个孩子,能记得每一句嘱托。这也坚定了他日后还要带班,还要继续当班主任的决心,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自己给自己的承诺。
2016年参加支教学校陇南武都三河中学庆“五四”歌咏比赛
师生之间的尊重理解来自于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才最珍贵。2016年宋老师来到武都区三河镇中学支教,地域偏远,方言不懂都不是问题,他把最诚挚的爱带给了那里的学生,上课耐心辅导,课后交流谈心,而孩子们也喜欢上了这个城里来的老师。排练“五四”青年节活动时,他不小心从舞台上摔了下来,学生们买来云南白药和水果看他,心疼又担忧地问他,还能和他们一起演么?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眸,他笃定地点点头。那一次,他们班的大合唱《最好的未来》和三句半《赞三河》获得了学校集体奖第一名。演出结束后,同学们穿着他四处找人借来的演出服激动地在校园每个角落合影留念,幸福的笑容定格在这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庞上。
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好方法就是“家访”,即使是在支教,当他走进深山老林学生家时,也立刻被这贫困的景象震撼了。没有煤炭取暖(6月的山区仍然很冷),他们用松针烧火做饭取暖,家长看见他像看见亲人一样说了很多……而他却惭愧,愧疚自己了解的太迟太少。通过走访他了解了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也和家长们积极沟通,山区的孩子缺乏自信,这里的家长虽然淳朴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放。于是,他每周精心拍摄孩子们精彩瞬间,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在家长会上播放,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展示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家长们的笑容和孩子们的惊喜定格成支教时最美的回忆。
支教结束那天,宋老师是悄悄动身的,当学生得知消息后,他们集中在校长办公室里哭着不肯走,请校长打电话让宋老师回来再见一面。当他接到电话时,大巴车正在高速的隧道里,孩子们的哭声和自己哽咽的祝福,伴着隧道里昏黄的点点灯光又成为一帧难忘的画面。
回来接着当班主任!他每天早上七点前赶到学校,提前做好上课准备,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晚上备课、电话交流,八九点也是常有的事,可这些在他看来都是美好与幸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6年教龄,25年班主任,孩子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学校的信赖……这一切比什么都来得珍贵。
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宋冰会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继续“当好”班主任,当“好班主任”。
宋冰简介:199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至今在兰州市第65中学(原长风中学)任教。曾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15年被评为兰州市骨干教师。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