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口” 打好组合拳——定西市做细做实“双减”走深走实的后半篇文章
定西市教育系统聚焦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常规管理等关键环节,坚持“提”“减”并举,打好校内减负提质组合拳。
一是课堂教学重提质见行动。定西市教育系统深入实施中小学“向45分钟要质量”专项行动,聚焦课堂教学这块“压舱石”,开展“市、县、区、校”四级教研,强化作业管理,为“双减”筑牢根基。紧扣“轻负高质”新课堂构建,按照“一县一案”“一校一策”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市、县、校优质课评选、校本教研等“教学大比武、岗位大练兵”活动,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开展教学评价诊断,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练,切实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应教尽教、教足教好”,确保“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二是常规管理求精细谋长远。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过程视导、教学常规巡查等监督机制,坚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进行教学常规落实督查,指导学校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细化备、教、批、辅、评等教学常规管理,一针一线夯实教学基础,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各县区各学校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教案规范备写细则,增强教案备写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健全并落实教案作业书写定期调阅制度,坚持调阅定责任,定任务,定时间表,抓两头带中间全覆盖,厘清问题清单,督促相关学校以点带面限期整改,定期跟踪回访。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级教案展评活动,评出优秀教案交流借鉴,激励教师备好教案上好课。
三是作业管控抓创新出实招。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作业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对作业分层设计、完成时长、作业批阅等进行规范,加强教学过程性管理,严把作业难度,控制作业总量。设立“无作业日”,建立“日公示、周统筹、月调度、期展评”作业管理机制,在作业设计、布置和评价方面下功夫,依托课堂练习和课后服务“5+2”全覆盖进行作业“量”的控制、协调、监督,作业“质”的巩固、帮扶、提升。教案备写分层设计布置作业,课堂上当堂训练、当堂批阅反馈,课后服务辅导,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标内容不超量。
四是集团办学夯基础强赋能。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2022年全市集团化办学工作要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彰显特色”要求,通过“强校+弱校”“城镇+农村”模式,组建义务教育集团104个,学前教育集团53个,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深入实施“四名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名学校+”“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了新入职特岗教师规范化培训和农村教师跟岗培训,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试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信息技术等能力,为教师赋能,为“双减”走深走实铺路架桥。
供稿:定西市教育局 孟杰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